2024年浙江省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3)

发布日期:2024-03-05 来源:浙江成考网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龌龊(chuò)怅(chàng)然咬文嚼(jiáo)字

B.沟壑(hè)岱(dài)宗既往不咎(jiū)

C.信笺(qiān)恩赐(cì)杳(yǎo)无音信

D.黯(ān)然剖(pōu)析秣(mò)马厉兵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骨鲠在喉出奇制胜性格粗犷莫明其妙

B.助纣为谑出人头地消声匿迹渎于职守

C.沽名钓誉销赃灭迹浅斟低唱幡然悔悟

D.金榜题名光阴荏苒一股作气豆蔻年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可以用括号中的词替代而不影响原意表达的一句是()

A.几位家长抱怨(怨恨)学校老师命令孩子到新华书店买一大堆练习册。

B.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打算)回答火星上有无生命的问题。

C.凡对中国文化稍有涉猎(研究)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四库全书》的大名。

D.******公然(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那些谬论已被我国的各项建设的胜利,驳斥得体无完肤。

B.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把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C.参加国庆典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D.许多艺术大师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很不平凡,真是“点石成金”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帷幕。

B.腾腾胧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明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

C.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第十二届集邮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

D.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


6.下列各组中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①去年发大水,他险些被大水冲了去。

A.

②去年发大水,他险些没被大水冲了去。

①朝天门交易市场繁荣兴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B.

②朝天门交易市场繁荣兴旺,熙熙攘攘,好热闹。

①忧患意识,不能不说是人们“防患于未然”的一个法宝。

C.

②忧患意识,难道不是人们“防患于未然”的一个法宝吗?

①这场两点钟开始的比赛将决定谁是冠军。

D.

②这场决定谁是冠军的比赛将在两点钟开始。


7.填入句中横线处,与下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的严教使我们受益不浅。。

A.但也由于过分封闭,过分的严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性格上的弱点

B.但也使我们过分封闭,带来性格上的一些弱点,这是由于过分的严教造成的

C.但也带来一些性格上的弱点,这是由于过分封闭,过分的严教所造成的

D.但也由于过分的严教,使我们过分封闭,给我们带来一些性格上的弱点


8.下列作者、作品、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契柯夫——《呼啸山庄》——别里科夫

B.孙犁——《荷花淀》——水生

C.莫泊桑——《项链》——玛蒂尔德

D.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


9.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A.“听”是本诗的“题眼”,诗中既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很好地表现了弹奏者所具有的精湛的技艺。

B.诗中重点写“声”,但却不像“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那样以声写声,而是以形写声,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C.“谁家”、“何处”用疑问句式,激起读者广泛的联想,让个人按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体味筝声中表达的愁苦。

D.全诗借“无限秦人悲怨声”的筝声,抒发自己感时伤别之情,借助“悲怨”的形象描摹筝声之苦,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致小船及其舵手(孙静轩)

遥远的海面上有一只小小的木船

在惊涛骇浪的颠簸中,急急地驶向海岸

壁陡的浪许多次把它吞没

但每一次它都又安然在浪尖上重新出现

我没有看见那小船的掌舵者

但我知道他已经历了千百次这样的考验

浩瀚的大海把自己粗矿的灵魂给了他

险恶的风浪早已把他磨炼得沉着而勇敢

A.“小小的木船”在“惊涛骇浪的颠簸中急急地”航行,海大船小,形成

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悬殊的对比,烘托出木船所处环境的恶劣。

B.诗人运用电影镜头远焦定格的手法,把“多次”被“壁陡的浪”“吞没”

的小船定格在“浪尖上”,画面清晰生动。

C.后四句诗由乘风破浪的船体想到与狂风恶浪搏斗的人化险为夷,转危为

安,船与人融为一体,小木船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给读者以深思和

启示。

D.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诗人用客观形象作比,后四句是诗人在作主观的判断

并赋予歌唱对象以积极的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11~17题(20分)

昭明太子统,武帝长子也。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做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谳①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统幼,绐②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枚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太子自加元服③,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每所秦,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已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轨惭而止。普通中,大军北侵,都下米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及有流离道路,以米密加振赐。若死亡无可殓,则为备棺椁。四月乙巳暴恶,时年三十一。谥曰:“昭明”。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人,闻丧者哀痛。

[注]①谳(yàn):议罪。②给(dài):欺骗。③元服:冠。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游宴祖道祖道:饯别送行

B.太子欲以己率物率物:统领万物

C.时俗稍著稍奢:渐渐奢侈起来

D.以米密加振赐密:连续多次


1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司抱具狱③身衣镜衣

②具言于帝④菲衣减膳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③不同,③与④不同


13.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虚词是补上的,补得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善(于)举止

B.游宴(于)祖道

C.泛舟(于)后池

D.大军(于)北侵


1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无所点易②周行闾巷

A.①没有什么点读可改的②到居民区去普遍走访

B.①没有什么可删改的②围绕闾巷走一周

C.①没有什么可删改的②到居民区去普遍走访

D.①没有什么点读可改的②围绕闾巷走一周


15.对“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番禺人侯轨盛建议这里应该有女子乐队来演奏

B.番禺侯(爵位名)轨(人名)极力建议这里应该有歌舞妓奏乐舞蹈

C.番禺人侯轨盛建议这里应该有歌舞妓奏乐舞蹈

D.番禺侯(爵位名)轨(人名)极力建议这里应该有女子乐队来演奏


16.表现萧统爱民思想的一组是(3分)()

①统皆署权五十

②谬误巧妄,皆即辨析

③平断法狱,多所全宥

④以米密加振赐

⑤若死亡无可殓,则为备棺椁

⑥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7.下列对文意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统聪明仁慧,善写诗文,但年少时就擅自执法,又深得武帝宠爱,所以后来常不从人。死时,百姓甚为哀痛。

B.萧统聪明仁慧,善于辞令,善于执法,善于治国又善于节俭,深得百姓爱戴。

C.萧统爱民如子,治国有道,又能自律。可惜英年早逝,百姓痛惜。

D.萧统聪明仁慧,体恤百姓,治国有方,又能自律,可惜英年早逝,百姓哀痛。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2~25题(20分)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国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二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也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又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意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22.作者说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这“一种文化”是包含了多种意义的广义概念,下列不属于这“一种文化”的一项是(3分)()

A.正值衰落时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B.稳定的某种文化认同

C.没有希望的心理挣扎

D.清末没落的封建制度


23.对王国维遗嘱中“义无再辱”一句,试按本文的观点加以解释,写出具体内涵。(4分)

答:

(不超过20个字)


24.本文作者对陈寅恪没有直接论述的某些观点做了发挥,对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做出了相当深入的剖析,据此,回答如下问题:

(1)在作者看来,清代在传统文化方面所体现的特点是什么?(4分)

(用因果句表述,不超过12个字)

(2)在作者看来,清代的传统文化在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的特点是什么?(4

分)

答:

(不超过11个字)


25.通观全文,作者对王国维之死这件事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什么?试按一、二、三的方式简要作答。(5分)

答:


五、修改下面的短文,完成26~27题(10分)

本厂生产的220伏8瓦日光吊灯,系成套装置,可直接安装在普通插口式灯

头上使用,不需要任何附加装置,本灯具具有耗电省(总耗电量不超过12瓦)、

②③

亮度强(比普通白炽灯强3-4倍)的特点。外型小巧美观适合广大顾客照明之

④⑤⑥

用。为了使灯具正常使用,特作如下说明:

日光吊灯的外壳为铝皮、铁皮制成,经过氧化染色烘漆处理,故外表光洁美

观,但不宜撞击摩擦,否则会影响美观。


26.(1)文中有一处句子的位置不当,是(只写序号,以下同),可移至

前。(写出那句话)(2分)

(2)文中有一处句子表意不当,是,应改为:

(2分)

(3)文中有一处句子承接不当,是,应改为:

(2分)


27.根据语言应简明的要求,文中应删去四处,这四处是、、、。(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A 2.C 3.B 4.D 5.B6.D 7.D 8.A 9.A 10.D

二、文言文阅读

11.B 12.D 13.C 14.C 15.B16.A 17.D

四、现代文阅读

22.C

23.在道义上不愿再看传统文化蒙受羞辱(或:不愿因看到传统文化的消亡再次蒙受耻辱)。

24.(1)成就极高,因而也影响极深。(2)长久的文化韧性(或:文化的韧性是长久的)。

25.一死得可惜;二死得必然;三值得深思。

五、改文

26.(1)⑤220伏8瓦日光吊灯

(2)⑦为了正确使用灯具

(3)⑨以防损坏

27.②③④⑥

浙江成考便捷服务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还有

考试时间:暂无数据
浙江成考报名指导 浙江成考培训辅导

请考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备考!

浙江成考咨询老师

浙江成考咨询老师

微信扫码添加成考老师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自考解答 ④自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